催眠師開業指南:需要成立公司或行號嗎?

隨著身心靈領域的發展,越來越多人學習催眠,而會選擇會獲得證照的催眠課程,除了有系統地學習催眠之外,應該有不少人是為了將來執業做打算,雖然催眠師在台灣並不是一種被認可可以進行「心理治療」的行業,但提供的療癒、放鬆、諮詢服務,只要有收費,都屬於「勞務收入」,依台灣的稅法,就可能需要繳稅喔!

需要成立公司的時間點

依台灣的稅制,一旦當月的銷售額超過8萬元(銷售勞務者為4萬元),就必須立即向國稅局辦理稅籍登記並報繳營業稅,每月銷售額超過8萬元但未達20萬元者,則須按季繳納1%營業稅;超過20萬元者得開發票,並申報5%營業稅。

稅籍登記,你可以選擇成立公司,或者行號 (也有人以企業社、商行、工作室稱呼,但在國稅局的正式名稱是「行號」)。

不成立稅籍會被發現嗎?

過往有許多行業是透過轉帳匯款方式收款,以前國稅局不主動追查的話,是不會發現,但今年來流行全民創業、經營副業,很多人都會下班後經營網拍、電商、團購賺外快,國稅局也在2023年起開始實施「金融機構提供稅捐稽徵機關個人金融帳戶高頻交易資料作業規範」,簡單來說如果你的同一年存轉匯入金額累積達新台幣240萬元,且該年度有任4個月入帳筆數每月超過200筆者,銀行會主動提供給國稅局。

所以即使不是使用第三方支付、刷卡等金流,現在只要轉帳匯款到達上面說的數量,國稅局就會查稅,建議不要心存僥倖,有到達這個門檻就要合法納稅喔!

選擇公司還是行號

公司和行號之間有許多不同之處,簡單來說,如果想要經營品牌、有銀行貸款需求,應選擇成立「公司」;如果是地區性、小型工作室,可以考慮開設「行號」,因為行號不需要繳納營所稅(營業所得稅),因為所有收入都必須列入個人綜合所得稅中,因此如果收入很高,個人綜合所得稅負擔也會相應增加,建議與會計師討論,哪種形式更適合自己。

行號跟公司是不能互轉的,所以無法一開始先成立行號,等營業額變大再轉成公司喔,只能另外再成立公司,所以建議一開始就規劃好,目前成立公司已經「沒有」最低資本額要求,需要整體考慮的是營所稅與個人綜合所得稅之間的取捨。

另外還有一點要注意,公司是有限責任,而行號則為無限責任,如果涉及其他公司或合夥事務,必須特別注意。

更多催眠師開業前指南

以上是今天關於成立公司與稅務相關的分享,但要成立一個催眠工作室開始執業,還是有很多地方要考量的,撇開基本的催眠技術與個案經驗不談,工作室的佈置、商業宣傳,如何使用網路行銷、社群媒體、廣告投放,甚至進一步建立自動化的來訪系統等,之後陸續來分享,如果你對這個主題有興趣,可以訂閱這個主題,一有更新就會通知你!

常見問題

催眠行業需要成立公司的時間點是什麼?

依據台灣的稅制,一旦當月的銷售額超過8萬元(銷售勞務者為4萬元),就必須立即向國稅局辦理稅籍登記並報繳營業稅,每月銷售額超過8萬元但未達20萬元者,則須按季繳納1%營業稅;超過20萬元者得開發票,並申報5%營業稅。稅籍登記可以選擇成立公司或行號。

不成立稅籍會被發現嗎?

國稅局也在2023年起實施「金融機構提供稅捐稽徵機關個人金融帳戶高頻交易資料作業規範」,若同一年度存轉匯入金額累積達新台幣240萬元,且該年度有任4個月入帳筆數每月超過200筆者,就會被追查,所以要合法納稅喔!

該如何選擇公司或行號?

公司和行號之間有許多不同之處,若想經營品牌或有銀行貸款需求,應選擇成立公司;若為地區性或小型工作室,可以考慮開設行號

參考資料:

國稅局網路交易課徵營業稅Q&A

延伸閱讀:

瞬間催眠: 什麼是瞬間催眠和它的作用?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